中文名: 中日韓戲劇文化因緣研究
作者: 翁敏華
圖書分類: 文學理論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學林出版社
書號: 9787806686690
發行時間: 2004年3月1日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中日韓三國同屬漢字文化圈,有著兩千多年的文化交往。總體來說,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中國屬於強勢文化,韓國日本屬於弱勢文化。文化的影響總是由強勢區域向弱勢區域流動。用同樣的文字、過同樣的節日、有幾乎同樣的禮儀形式,就是中國文化向周邊地區“輻射”的結果。這是主流。但也存在有“反作用”的現象,是為補充。中國隨唐時代宮延樂舞中長期用有“高麗樂”,有進也用“日本樂”。高麗樂的地位還很顯著。這正是政治上的“朝貢”帶來的精神文化上的副產品。不可否認高麗樂等融入給予中華樂舞的豐富滋養。
文化是歷史的一種表現形式。戲劇文化表現的,是與民族民眾至為貼近的生活文化的歷史。學術研究的根本責任在於認識、在於“追尋”。中日韓三國戲劇文化所表現出來的種種異同,使人們不得不注意到它們隨人群遷徒而實現的流傳和發展,注意到發生在民族和地區間的文化淵源關系的相互影響關系。本課題“中日韓戲劇文化比較研究”的成立,表明文化傳播原是不以國界為限的,“中國大陸”、“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在這裡都首先是文化地域的概念,而不是國家概念;表明以此三國為主的東亞地醫和環太平洋地區,自古就是文化互動的區域。
內容截圖: 目錄:
前言
發生篇
第一章 日月崇祀與戲劇初影
第二章 遠古戰爭、臣服與早期戲劇的納貢性能
第三章 性崇拜及其在戲劇中的面影
第四章 從傩祭到戲劇之途徑
源流篇
第五章 中古大陸藝能與周邊區域的交流
第六章 中世——中日韓社會形態與戲劇形態的分道揚镳
第七章 有能樂看中日古文化的授受與背離
第八章 從韓國“唱劇”看中韓古代演藝文化的交流
第九章 傀儡戲的淵源與流變
比較篇
第十章 農耕祭儀及其對戲劇發展的促進
第十一章 中韓:戲裡戲外的保護神
第十二章 瑞獸信仰、獅子演藝及其源流演變
第十三章 從“竹竿子”看戲劇由祭壇走向戲壇的腳步
第十四章 “沿門逐疫”與“門付藝”——試比較中日見的一種民間傩事
第十五章 名劇、人物形象比較種種
附錄:中日韓戲劇文化交流年表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