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野調無腔:中國當代影視文化另類批評
作者: 鼐康
圖書分類: 文學理論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華文出版社
書號: 9787507514100
發行時間: 2004年1月1日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在今天這樣一個日益多元化、自由化和現代化的時代裡,影視文化和網絡文化似乎正成為一種超凡的力量愈來愈廣泛和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特別是對於青年人而言,我們甚至可以從他們流行的審美趣味和價值取向的變化方面,捕捉到一些當代中外影視文化熏陶的烙印。因此,影視文化往往被我們現代人納入到流行(時尚)文化的范疇.但是流行的卻並不總是美好的——盡管我們常常更願意陶醉在影視文化的美好夢境裡。
本書顯然不是一本陶醉美好夢境的書,而更像是一塊為專門打碎中國當代影視文化夢境而造的“磚頭”。或許稱作“玉石”也無不可,所謂“拋磚引玉”,其實很多時候拋出的“磚”本來就已經是“璞玉”了。相信借助本書可以讓我們更多地了解到年輕的、充滿活力的、備受國人注目的中國當代影視文化的一些發展軌跡,以及她的種種可愛和不可愛之處,尤其是不可愛之處;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本書與作者一同分享他對於中國當代影視文化多年的辛福抑或痛苦的觀察、思考和體驗。這便是本書的價值之所在。
內容截圖:
目錄:
“失寵的貴婦”與“亂妝的嬌娘”(自序)
電影板磚
《英雄》的“谄媚”與第五代的終結
矯枉無須過正,飲鸩焉能止渴——從《英雄》與《手機》的高票房說開去
馮小剛是不是“大腕”——馮小剛電影的文化解讀
電影:別拿窮人開涮——從《卡拉是條狗》看現實主義的力量和深度
電影生意經
“賣點”還是“現眼”——電影操作利弊談之一
“詐金花”的三種玩法——電影操作利弊談之二
貨好還須賣當時——電影放映“檔期”漫談
將來怎麼看電影
性命攸關:中國電影之2004
銀幕碎語
“葡萄不酸也未必甜”——淺議中國影人的“奧斯卡情結”
電影評獎中的“政府和老百姓”
“墳頭”與“菜園子”——電影分級漫談之一
最後的一根稻草——電影分級漫談之二
從“下九流”到“大腕”
新聞·绯聞·丑聞
電視長短句
電視:需要起碼的人文精神
友誼是一種心靈的溝通——從央視的《朋友》“被斃”說開去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別樣燦爛:從《渴望》到《關中刀客》——漫議世紀之初的中國通俗電視劇
心靈紀影
讀書是自己心裡放映的電影
《英雄》:別裝大尾巴狼——重讀《斯巴達斯》有感
後喻文化時代:“誰是爸爸?”
對深刻與真摯的思念
“靈肉共舞”與“牲口棚的誘惑”——寫在《查太萊夫人的情人》開禁之時
自由的付出與代價
狗無“國籍”,人有共性——重溫《白比姆黑耳朵》
“他山之石”還是‘前車之鑒“——重讀《從嬉皮到雅皮》
照貓畫虎寫論文
人海深處我的夢(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