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新史學:多學科對話的圖景(上下冊)
作者: 楊念群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書號: 9787300047898
發行時間: 2003年10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本書為我國現當代學術實力的一個集中反映。全國三十多位實力派精英學者,以“中國需要什麼樣的新史學——紀念粱啟超《新史學》發表一百周年”為論域,從各自學科及研究的學術主題出發,對當下或歷史中國的現代性、地方性知識、後現代等命題進行闡發,微言大義,很好地反映了多學科交叉背景下的中國歷史學研究現狀,具有很高的學術水平,對今後史學研究的探索大有裨益。可以說,這是一部在梁啟超之後嘗試展現當代”新史學”全貌的文粹,一部突破了傳統單一學科研討框架而策劃的論文集著,一部中國史學界首次多學科交叉研討會的全景記錄,一部集萃了九大學科頂尖學者探究歷史新型范式的長卷!
內容截圖: 目錄:
序言
一、史學的社會科學化:路徑與限度
賀照田 從殷海光晚年史學思想的轉變看引社會科學治史思路的限度
孫 歌 關於現代史書寫的基本問題
——日本現代知識界“昭和史論爭”的啟示(簡稿)
黃克武 百年以後當思我:梁啟超史學思想的再反省
王銘銘 “在歷史的垃圾箱中”
——人類學是什麼樣的歷史學?
陳平原 “元氣淋漓”與“絕大文字”
——梁啟超及“史界革命”的另一面
楊念群 “理論旅行”狀態下的中國史研究
——一種學術問題史的解讀與梳理
二、地方性知識與普遍性知識
趙汀陽 歷史知識是否能夠從地方的變成普遍的?
汪 晖 亞洲想像的譜系:亞洲、帝國與民族—國家
趙丙祥 神給的禮物和給神的禮物:“禮物”作為歷史研究之一般概念的可能性
三、歷史書寫與歷史記憶
四、文化史的新探索
五、社會史研究:方法的自覺與反思
六、史學與法學視角的互滲
七、後現代史學與身體政治、醫療史研究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