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現代化與文化阻滯力
作者: 衣俊卿
圖書分類: 文學理論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書號: 9787010045566
發行時間: 2005年03月01日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日常生活世界與非日常生活世界的區分不僅體現在活動領域上,更主要地體現在內在的活動圖式上。一般說來,日常生活世界是一個自在的、未分化的、自然而然地運行的領域。從內在結構和基本圖工上看,(1)它是一個重復性思維和重復性實踐占主導地位的活動領域;(2)它呈現出經驗主義的主導傾向,主要憑借傳統習俗、經驗和常識而自在自發地運行;(3)它表現出強烈的自然主義色彩,主要由生存本能、血緣關系和天然性感而加以支撐與維系;(4)它表現為一個自發組織、自發運行的系統,其中,起重要作用的的是家庭、自的道德觀念的與宗教。
《現代化與文化阻滯力》作為《現代化與日常生活批判》的姊妹篇,是運用日常生活批判理論范式解析中國社會轉型期社會文化結構和圖式的一種嘗試。
內容截圖:
目錄:
總序
引論 現代化:一個遠未完結的話題
一、“超越現代性”:啟蒙的自我循環
二、傳統與現代、現代性與後現代性之爭
(一)現代性的全方位性和深刻性
(二)中國的境遇:現代性本質上的“不在場”
(三)現代性的自我超越與自我完善
三、現代性與文化阻滯力
第一章 歷史演進的文化機制
一、關於文化及其作用問題的論述
二、“文化決定論”辨析
三、文化的運行機制
(一)文化模式
(二)文化危機
(三)文化轉型
四、20世紀的文化狀況
(一)現代知識的反思性與文化的自覺
(二)現代文化危機與文化批判
(三)信息化時代的文化整合
第二章 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論范式
一、西方生活世界理論的主要范例
(一)胡塞爾的生活世界理論
(二)海德格爾關於日常共在世界的分析
(三)列裴伏爾的日常生活批判
(四)許茨的日常生活世界理論
(五)赫勒的日常生活人道化理論
(六)哈貝馬斯的生活世界理論
三、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基本要占
(一)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價值取向
(二)日常生活的基本范疇
(三)傳統日常生活的內在文化模式
(四)日常生活批判的基本思路
第三章 中國現代化的內在文化阻滯力
第四章 社會轉型期傳統日常生活結構的松動
第五章 多元文化的沖突與傳統的反彈
第六章 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路向
參考書目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