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巴蜀文化研究
作者: 李誠
圖書分類: 文學理論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巴蜀書社
書號: 9787806595831
發行時間: 2004年05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早於常璩的古蜀史著,據《華陽國志·序志》記載,在漢晉之間原有八家,但僅有題名揚雄的《蜀王本紀》因有清代輯本而流傳下來,但已屬斷簡殘篇,其余七家則均已散佚(僅《三國志·蜀志·秦宓傳》裴松之注引谯周《蜀本紀》一條傳世),難考其詳。但八家《本紀》均為常璩所親見,並“略舉其隅”。從《華陽國志·序志》所舉來看,八家{本紀》均充滿了方術和神仙家言一類描寫,如“三皇乘祗車出谷口”,“蜀王蠶叢之間周回三千歲”,“荊人鱉靈死,屍化西上,後為蜀帝,周苌弘之血變成碧珠,杜宇之魄化為子鵑”等,常璩斥之為“世俗間橫有為蜀傳者”。但這些事類均為古蜀歷史和文化上的重要環節和關鍵之點,而八家《本紀》的作者又都是漢晉之間巴蜀的成名之士。這就意味著,在兩漢和魏晉之際,蜀中學人對於古代蜀史及文化的理解,本質上仍然是宗教性的,即是若干由方術和神仙家言匯聚而成的事類的迭加,亦即宗教史的延伸。
內容截圖:![](https://www.ed2k.online/tushu/UploadFiles_2708/201707/2017071020433444.jpg)
代碼
電子書不利於健康,請購買紙質書籍,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請支持正版。
目錄:
巴蜀文化與中華文明
巴蜀文化與中華民族文化的百花齊放 吳庚舜
關於巴蜀文學的界定 鄧經武
區域文化的構成層次與巴蜀文化的基本構成 郝明工
古蜀神話傳說與中華文明建構 李 誠
巴蜀文化與漢晉文明 段 渝
從語言學等證據論治水神話的起源 李恕豪
●巴蜀語言研究
成都方言的形成 黃尚軍
成都話的重迭式構詞與後綴“兒” 鄧英樹
成都東山客家三題 蘭玉英
●巴蜀人物研究
嚴顏三墓考論 蔡東洲
論貫休與前蜀高祖王建的交往 田道英
張蠙初探 張 海
孫光憲生平事跡考辨 房 銳
●巴蜀文學研究
巴蜀與漢賦初探 畢庶春
相如辭賦與楚辭 李大明
東坡樂府與中國酒文化 張志烈
文同文藝思想及其學術成就 李 凱
李劼人歷史小說與巴蜀文化新論 曾紹義 鄧 偉
論郭沫若前期文藝創作的現代意識 周芳芸
曹葆華對現代詩學的貢獻 曹萬生
●巴蜀文獻研究
巴蜀《古文孝經》之學論稿 舒大剛
論李鼎祚及其《周易集解》 金生揚
論宋代蜀刻韓愈集 常思春 林 琳
●巴蜀宗教與哲學
智诜與淨眾—保唐禅派——兼論其與中晚唐詩人之關系 秦彥士
宋代四川理學的興起與發展 蔡方鹿
理學家的義利觀——以張栻為中心 [韓國]蘇铉盛
重慶大足三皇洞道教石刻的題材及其歷史價值再探 李遠國
試論藏民族的白色崇拜 胡書津
●巴蜀文化與社會生活
巴蜀酒文化的特點及作用 鄧紹輝
關於懸棺旅游開發產業化的應對策略 羅國秋 代金裡
《巴蜀文化研究》啟事 (封二)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