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書到玩時方恨少
作者: 龔鵬程
圖書分類: 散文隨筆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黃山書社
書號: 9787807078616
發行時間: 2008年05月01日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介紹: 旅中所涉典故史事,往往又不像“漠漠水田飛白鹭”那麼簡單。像在各地都可看見的豐碑巨碣,下面常刻一大龜馱著。有點知識的人就會知道那不是龜,乃是龍王九子之一,叫赑屃,善能負重,故以它來馱碑。可是龍生九子,除它以外還有哪些,可就不好答了。明孝宗曾以此問李文正,文正答以:一螭吻,形似獸,性好望,所以用為屋頂獸頭裝飾;一蒲牢,形似龍,性好吼叫,所以用為鐘紐;一狴犴,形似虎,有威立,故立於獄門;一饕餮,好飲食,故用於鼎盤;一趴夏,性好水,故立於橋柱;一睚眦,性好殺,故用於刀環;一金猊,形似獅,性好煙火,故刻於香爐;一椒圖,形似螺蚌,性好閒,故用為門鋪首;一金吾,形似美人,首尾似魚,有兩翼,其性通靈,不寐,故用於鎖鑰。焦竑《玉堂叢語》卷一特載此事,可見並不易作答。但民間建築上用這些東西卻甚為普遍,其象征意義遂不容不知。
可是旅人的毛病,卻在於不知就算了,並不深究;又或強不知以為知,不肯虛心下問,或訪書求解。所以游山的人固然多,讀過該地之山經、地志、草木狀、花卉譜者可說絕少。
作者介紹: 龔鵬程,1956年生於台灣,祖籍江西吉安。台灣師范大學博士。學術融貫古今、會通中西,遍及文、史、哲、藝術、宗教諸領域,精通書法、武術,是當代享譽海內外華人世界的著名學者和思想家。著有《“三教論衡”系列》(佛學新解、道教新論、儒學新思)《北溟行記》《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等。曾任台灣淡江大學文學院院長,佛光大學創校校長,中華道教學院副院長。2004年以後移居祖國大陸,倡導國學復興,講學南北。現為北京大學教授。
龔鵬程先生的部分電子書:《四十自述》《漢代思潮》《唐代思潮》《晚明思潮》《近代思潮與人物》《俠的精神文化史論》《中國詩歌史論》《讀經有什麼用:現代七十二位大家自由談》《向古人借智慧:如何閱讀中國文化經典》《生活的儒學》《美人之美:閱讀經典與戲說愛情》《文學與美學》《中國文人階層史論》《武藝叢談》《書到玩時方恨少》內容截圖: 目錄:
啟程:書到玩時方恨少
行旅之一:孤獨的眼睛
淘寶
媽祖的靈蔭
離館春深
守護遺跡
園之藝
名人故居
關公畫墨竹
旅行者的美德
博物志
看東看西
啤酒花的歲月
思春
輝煌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