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洛麗塔:電影劇本
作者: [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譯者: 葉尊
圖書分類: 社會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清晰掃描版
出版社: [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書號: 9787532750801
發行時間: 2010年08月01日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我最初看到影片的反應既有惱怒、失望,也有勉強感受到的愉快。我覺得不少與正題無關的創意構思(比如恐怖的來回推搡的場景或在浴缸裡狂熱地痛飲威士忌的場景)十分適當可喜,而另一些倒創意構思(比如塌陷的行軍床或威萊昂小姐精致睡衣的飾邊)則令人討厭。大部分場景實際上並不比我為庫布裡克十分細心編寫的要強,我一邊為浪費了我的時間而深為惋惜,一邊又對庫布裡克的毅力不勝欽佩,因為他前後有六個月都在忍受著一件無用的作品發展成形的折磨。
可是我錯了。我回想起在小山上得到的靈感,在藍花楹樹下的草坪躺椅,內在的動力,滿足的心情,不久那種惱火和失望就平息了。倘若沒有那一切,就不可能完成我的工作。我暗暗提醒自己,畢竟什麼都沒有浪費,我的電影劇本仍然完好無損地放在文件夾裡,有朝一日,我可以把它出版——這麼做並不是為了怒氣沖沖地批駁一部精美的影片,而純粹是作為我的一部舊作的一個輕快活潑的變體。
《洛麗塔:電影劇本》:在把《洛麗塔》改編成具有台詞的電影時,庫布裡克從一個方面去理解我的小說,而我從另一個方面去理解——就是這麼回事。你也不能否認,對原作的無限忠實可能是作者的理想,但結果卻會造成一個制片人身敗名裂。
作者簡介: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納博科夫是二十世紀公認的傑出小說家和文體家。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納博科夫出生於聖彼得堡。布爾什維克革命期間,納博科夫隨全家於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國。他在劍橋三一學院攻讀法國和俄羅斯文學後,開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學生涯。一九四〇年,納博科夫移居美國,在威爾斯理、斯坦福、康奈爾和哈佛大學執教,以小說家、詩人、批評家和翻譯家身份享譽文壇,著有《庶出的標志》、《洛麗塔》、《普寧》和《微暗的火》等長篇小說。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納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麗塔》由巴黎奧林匹亞出版社出版並引發爭議。一九六一年,納博科夫遷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在洛桑病逝。
內容截圖:
======本資源雖是從互聯網上搜集得來,但僅供愛好者絕對非商業性及牟利的研究討論試用,請於下載後24小時內刪除;發布者強烈BS轉貼之後的“賺分”行為;喜歡的讀者,請購買正版予以支持。如版權所有者認為此行為損害了您的利益,請及時聯系,發布者將竭盡所能做出處理=======
P.S.:已封禁吸血型客戶端。
上傳只有區區50Kb,請下完的朋友們把文件多留在incoming文件夾一段時間幫忙作源,謝謝。
目錄:
封面
版權
書名
前言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