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水手比利·巴德
作者: (美)麥爾維爾
譯者: 許志強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書號: 9787020079100
發行時間: 2010年3月1日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 麥爾維爾於一八九一年去世,遺作《水手比利·巴德》藏匿在一只鐵盒子裡。三十年後被一位學者發現。鐵盒中的手稿經過編輯整理後出版,在讀者中間迅速獲得好評,博爾赫斯、E.M.福斯特盛贊的經典,被譽為“美國文學的大師之作”。
《比利·巴德》被稱為有史以來寫得最好的小長篇。麥爾維爾在這部才華橫溢、文思稠密的小說中,創作了一個與法律有關的寓言,藉此說明在邪惡面前理性和智力是如何無力保護純真無辜。
青年比利·巴德被強征到英國戰艦當水手。他長相英俊,人很單純,與艦長及水手們相處得都不錯,但遭到兵器教官克臘格特的妒忌,後者誣告他謀反。比利·巴德失手打死了克臘格特。在臨時組織的軍事法庭上,這個案子引起了爭論。艦長既是惟一的“犯罪”目擊者,又是審判官,他知道比利不是故意殺人,但當時處在戰爭時期,尤其是前不久英國海軍發生過兵變,這就使得艦長這個關鍵人物的觀點偏向了不利於告的方面。經過長時間的辯論後,一把不公正的“正義之劍”斬向了比利·巴德——他被判處絞刑,死後被馬上海葬了。
作者簡介 赫爾曼·麥爾維爾(Herman Melville, 1819年8月1日—1891年9月28日),美國小說家、散文家和詩人。由於家境不好,做過農夫、職員、教師、水手、海軍等職務,後來成為小說家,他以其海上經歷為事實依據寫成其寓言傑作《白鯨記》(1851年),這部小說被認為是美國最偉大的小說之一。英國作家毛姆在《世界十大小說家及其代表作》一書中對《白鯨記》的評價遠在美國其他作家愛倫·坡與馬克吐溫之上。麥爾維爾生前默默無聞,窮愁潦倒以終,在《白鯨記》出版後七十年才暴得大名;他的作品還包括短篇小說,如《書記員巴特子比》(1856年)以及中篇小說《比利·巴德》(1924年出版)。 他的小說往往流露出對現代西方文明的憎恨、對下層人民的同情和對正義的人道主義的追求。他的某些作品(如《瑪地》和《白鯨》)還凝聚著他對宇宙和人類本性問題的哲理探索。
內容截圖
目錄:
導言
水利比利·巴德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