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鑒賞》(Understanding Fiction)((美)克林斯·布魯克斯 Cleanth Brooks & (美)羅伯特·潘·華倫 Robert Penn Warren)掃描版[DJVU]"介紹
中文名: 小說鑒賞
原名: Understanding Fiction
作者: (美)克林斯·布魯克斯 Cleanth Brooks
(美)羅伯特·潘·華倫 Robert Penn Warren
譯者: 主萬
資源格式: DJVU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中國青年出版社
書號: 10009-887
發行時間: 1986年06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https://www.ed2k.online/tushu/UploadFiles_2708/201707/2017071102103273.jpg)
◎類 別 文學
◎出版機構 中國青年出版社
◎書 號 10009-887
◎頁 碼 991頁
◎作 者 (美)克林斯·布魯克斯 Cleanth Brooks, (美)羅伯特·潘·華倫 Robert Penn Warren
◎譯 者 主萬
美國新批評派學者布魯克斯和沃倫合編的一部短篇小說鑒賞集,是新批評理論觀點和方法在小說批評與理論領域的體現。選用各種題材和多種風格的短篇小說,加以分析討論和互相比較,提出鑒別好小說的一些原則,闡述小說的形成與發展過程,為我們提供了小說批評與賞析的范例;目的是為了加深讀者對作品的理解和提高他們的鑒賞力,使讀者更新近於成功小說的真谛。
作為新批評派細讀式批評和理論闡述的名著,本書幫助新批評派在美國大學的文學講壇中確立了 “文學批評”的地位,對文學教學與批評實踐影響深遠。它既是一本文學教科書,也是文學愛好者的自修讀物。本書采用中英文對照,對於廣大具有一定英語基礎的文學愛好者和英語專業的師生來講,它又是一部極佳的小說讀本和難得的英語閱讀材料。
作者簡介: 克林斯·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1906-1994),美國著名的文學批評家、新批評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創立形式主義批評理論。任教於耶魯大學,為美國高等教育中的詩歌教學變革做出貢獻。代表作有《現代詩歌與傳統》(Modern Poetry and the Tradition,1939)和《精制的甕》(The Well Wrought Urn,1947)。與沃倫合著《詩歌鑒賞》(Understanding Poetry,1938)和《小說鑒賞》(Understanding Fiction,1943),共同創辦了當時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文學雜志《南方評論》(Southern Review,1935-1942), 推動新批評理論盛極一時。
羅伯特·潘·沃倫(Robert Penn Warren, 1905—1989),美國當代文壇上一位少見的全能作家。他出生於美國肯塔基州托德縣的一個小鎮格思裡。1921年進入范德比爾特大學,成為名為"逃亡者"的南方詩人群體裡最年輕的成員。約翰·克勞恩·蘭色姆、艾倫·泰特、唐納德·戴維森和默內爾·莫爾都是這個群體的成員。沃倫的第一首詩發表於《逃亡者》,一份由"逃亡者"群體在1922年到1955年期間出版的雜志。"逃亡者"提倡南方的鄉土傳統和古典美學思想,並以此作為他們詩歌的基礎和發展目標。1925年至1927年,沃倫成為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特別研究生,取得了碩士學位。然後作為一名羅茲研究者在牛津學習。1930年回到美國,在范德比爾特、路易斯安那、明尼蘇達以及耶魯大學任教。1938年,他與C·布魯克斯合寫《理解詩歌》(Understanding Poetry)一書,對美國學院裡的詩歌研究產生深遠影響。
內容截圖:![](https://www.ed2k.online/tushu/UploadFiles_2708/201707/2017071102103228.jpg)
目錄:
序
第一章 小說的意圖和要素
第二章 情節
第三章 人物性格
第四章 主題
第五章 新小說
第六章 小說與人生經驗
第七章 閱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