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宋明之際的社會心理與小說:《三國》《水浒》社會心理研究
作者: 傅惠生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書號: 9787506009263
發行時間: 1997年10月1日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宋明之際的社會心理與小說》指出《三國》、《水浒》在歷史上長期並存並提被仿續這一現象背後具有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通過借用文藝社會心理學的方法,將二書視為一個整體,較為系統地分析了它們的產生與宋元社會矛盾的關系,作家的審美情趣與理想、智勇忠義的歷史含義,二書的傳播、影響以及版本、讀者接受心理等,揭示了二書是以俗文化的形式,表達了封建社會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時期廣大民眾願望和理想的社會心理結晶,是以墨家思想為主、墨儒道互補的思想內涵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中與封建正統文化分庭抗禮的另外一半的主流。二書是在宋元講史和小說基礎上創新的文體,對二書的理論批評所形成的創作——欣賞模式較為集中地反映並代表著我國古代民眾的文藝審美情趣。
內容截圖: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三國》《水浒》的社會心理基礎
一 《三國》《水浒》與宋元社會矛盾的關系
二 宋元社會的尊儒重道與《三國》《水浒》的主要思想意識
三 《三國》《水浒》素材形成的主要社會心理特征
第二章 《三國》《水浒》作家的審美意識與社會心理的關系
一 《三國》《水浒》作家的創作精神
二 《三國》《水浒》作家的審美情趣
三 《三國》《水浒》作家的審美理想
第三章 《三國》《水浒》中智慧與勇敢精神的社會心理探索
一 《三國》《水浒》中的軍事謀略
二 《三國》《水浒》中《易經》和術數的作用
三 《三國》《水浒》中的勇敢精神
第四章 《三國》《水浒》的社會倫理心理
一 墨家倫理思想與《三國》《水浒》忠義觀
二 《三國》《水浒》中的理想人格
三 《三國》《水浒》與墨、儒、道互補
第五章 《三國》《水浒》的流傳和影響
一 《英雄譜》與明末清代的社會政治斗爭
二 古代長篇小說“創作——欣賞”模式的建立
三 《三國》《水浒》對明清社會文化心理的影響
第六章 《三國》《水浒》接受社會心理探索
一 《三國》《水浒》的歷史真實與藝術虛構
二 《三國》《水浒》神仙鬼妖的藝術世界
三 《三國》《水浒》版本與讀者社會心理
後記